装修陷阱: 一:巧设合同陷阱。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签约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此外,还炮制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解释的条款,借以金蝉脱壳。 二:低报价招揽业务,开工后再增项。个别装饰公司在客户要求报价时,采用“低开高走”的办法,先删减项目给出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吸引消费者签单。在施工过程中,再把删减的项目作为增项,把钱涨回来。完工后,消费者发现,结算的费用比预算要高出许多。 三:设计师故意增项,多拿提成。有的设计师在接单后,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顾消费者家中的实际情况,故意增加装修项目:如不需做隔断的地方添个隔断,没必要吊顶的地方吊顶等等。通过一番“设计”后,装修报价大幅高于原预算。 四:材料采购以次充好。在包工包料的装修中,个别施工队在采购材料时做手脚,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产品,以低价次品充当正品等等。 五:谎报测量面积。个别装饰公司在施工面积上谎报、多报,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者将墙面长宽增加,以增加装修预算。 如何躲避预算猫腻 在审核装修公司的预算报价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1.注意核实装修报价中的“加法”。 有些家装公司尽管在初期预算报价很低,但在与消费者签订家装合同后,往往会有很多增项,有些甚至是设计师故意丢、漏项。如本来是和设计师谈好的内容,然而合同中没有注明,而消费者又没有注意到。这样尽管签订合同时价格并不高,但等到工程竣工时,增加了很多内容,花销随之增加。最常见的“加法内容”包括:在签订合同前,装修公司并不报清水、电路改造的价格,不分明暗管,而在最终的结算中却全部算最高价;或在水、电路改造施工时,有意延长水、电路管道的长度,消费者因此受到额外损失。 2.注意核实装修工程中的“减法”。 消费者一般对木工、瓦工、油工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常规工程项目比较注意,监督的也紧些,但对于隐蔽工程和一些细节问题却知之甚少。如上下水改造、防水防漏工程、强电弱电改造、空调管道等工程做得如何,短期内很难看出差别来,也无法深究,不少施工人员常在此做文章。又如有些公司规定内墙要刷3遍墙漆,但施工队员只刷了1遍,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差别,但实际上却降低了工艺标准,暂时是看不出问题,时间一长,毛病就会暴露出来。 3.注意核实装修预算报价中的“分项计算”。 这些公司表面做的比较正规,将某一单项工程随意地分解成多个分项,按每一个分项分别报价。消费者通常会觉得选这样的公司是明白消费,却不知其中“猫儿腻”:如做门套,把门扇、门套、合页等五金件分别作为单独的项目计价,他们往往把一些分项价格各提高一小部分,消费者不易觉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总体价格提高了很多。这些细微的差别很容易让消费者忽略。更有甚者把安装和油漆的人工费也作为一项收费内容让消费者再次交钱。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消费者往往不能识别这其中的秘密,也说不出这种报价不合理的原因,因此也就只有交钱了。实际上,这种分项计价很容易重复计费,使得大部分消费者被“宰”还不知所以。 特别是如果一个装修工程,装饰公司上来就给你打到8折甚至更低,那就一定要小心了。在施工的过程中,装饰公司一定会慢慢的添加项目,把自己的损失赚回来。
1.注意核实装修报价中的“加法”。
有些家装公司尽管在初期预算报价很低,但在与消费者签订家装合同后,往往会有很多增项,有些甚至是设计师故意丢、漏项。如本来是和设计师谈好的内容,然而合同中没有注明,而消费者又没有注意到。这样尽管签订合同时价格并不高,但等到工程竣工时,增加了很多内容,花销随之增加。最常见的“加法内容”包括:在签订合同前,装修公司并不报清水、电路改造的价格,不分明暗管,而在最终的结算中却全部算最高价;或在水、电路改造施工时,有意延长水、电路管道的长度,消费者因此受到额外损失。
2.注意核实装修工程中的“减法”。
消费者一般对木工、瓦工、油工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常规工程项目比较注意,监督的也紧些,但对于隐蔽工程和一些细节问题却知之甚少。如上下水改造、防水防漏工程、强电弱电改造、空调管道等工程做得如何,短期内很难看出差别来,也无法深究,不少施工人员常在此做文章。又如有些公司规定内墙要刷3遍墙漆,但施工队员只刷了1遍,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差别,但实际上却降低了工艺标准,暂时是看不出问题,时间一长,毛病就会暴露出来。
3.注意核实装修预算报价中的“分项计算”。
这些公司表面做的比较正规,将某一单项工程随意地分解成多个分项,按每一个分项分别报价。消费者通常会觉得选这样的公司是明白消费,却不知其中“猫儿腻”:如做门套,把门扇、门套、合页等五金件分别作为单独的项目计价,他们往往把一些分项价格各提高一小部分,消费者不易觉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总体价格提高了很多。这些细微的差别很容易让消费者忽略。更有甚者把安装和油漆的人工费也作为一项收费内容让消费者再次交钱。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消费者往往不能识别这其中的秘密,也说不出这种报价不合理的原因,因此也就只有交钱了。实际上,这种分项计价很容易重复计费,使得大部分消费者被“宰”还不知所以。 特别是如果一个装修工程,装饰公司上来就给你打到8折甚至更低,那就一定要小心了。在施工的过程中,装饰公司一定会慢慢的添加项目,把自己的损失赚回来。
1、广告误导
典型案例:一些家装公司利用虚假广告,夸大其词,如在广告中使用“××协会会员”、“某百强企业”、“诚信单位”、“无投诉单位”等虚假或过期荣誉称号误导消费者。
规避法则:认真审核其各种荣誉及认证,必要时可向发证单位验证其真伪。
2、合同蒙骗 典型案例:一些家装公司自制不平等格式合同或以大量专业术语模糊约定,如在合同中约定使用某品牌油漆,却不约定油漆等级赚取差价。有的不法经营者误导消费者同时签两份内容不同的合同,谎称一份是正式合同,另一份是示范合同,结算时以于己有利的合同要求消费者支付费用。规避法则:签订合同时,最好使用或借鉴工商机关制定的合同文本。合同中应详细签订施工工期、验收程序等,同时还应约定好违约金的赔付比例。
找装修公司时先了解这个公司,认清公司资格在选择装修公司时首先要了解它是否具备进行装修施工的资格。检查该公司的营业执照、查看其是否有正规的办公地点、询问是否能够出具正规的票据等,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施工队的素质。当然,这可以通过该公司所装修过的房间来评价其施工水平,设计师的水平和资历也直接反映出该公司的设计水平。
如果要避免被套入装修预算陷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误贪便宜
勿轻信装修套餐优惠活动:
一般装修公司会采用“化整体为细”的手段,预算单里面把一些材料施工费标的和明确又不贵,分得很细,进行诱惑误导,然后利用业主不懂的情况,刻意省略一些必要的项目,再在装修中提出加钱才能进行这个必要的项目。装修公司就是用这种手段挽回利益。
第二、算清明帐
装修预算的材料价格,应该在国家标准价格定额的一段范围波动,再高不能超越这个波峰,再低,不至于低过这个波谷。如果超出部分,那说明价格可能有点欺骗水份,如果低了,也许是为了诱惑业主签约的一种手段,而会在某个项目上挽回。
在装修前了解需要什么材料,一一的罗列出来,了解以下市场价格,这样就不会在和装修公司洽谈的时候被忽悠过去,如有些优惠套餐要了解清楚,包含了什么,没有包含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自己掏钱的,这些都要问清楚。
第三、明细合同
这个很简单,就是要在合同里面一一的详细注明,不要从简,如,安装什么门,什么品牌,什么型号,价格多少,合同详细程度就要达到这种详细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签好合同,注意一下方面:
一、房屋装修合同中必须写明装修的具体要求和完工日期。这两点对业主装修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合同上没有注明这两点的话,那么装修公司就会在装修的过程中以某些不正当的理由来延迟工期第
二、在合同中必须注明使用的装饰材料的具体品牌或型号,以防装饰公司以次充好。
三、装修合同中有关保修的条文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分清责任:如果属于施工或材料的质量问题,家装公司应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属于用户使用不当,双方可协商处理。第
四、一般装饰公司对工程的保修期,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业主要尽可能选择保修期长一点的公司。保修期长一点的,可以保证后期的维护,即便是装修的过程中有问题,那么业主也可以拿合同要求装修公司维护,甚至是返工。
您的意见或建议就是我们的动力!